师者的“桃花源”探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优秀教师“引路”故事侧记
  • 发布人:党群部审核
  • 时间:2017-12-05
  • 点击:14565
  • 来源:

师者的“桃花源”
探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优秀教师“引路”故事侧记

 

导语: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陶渊明的笔下,一个在我们心灵深处。在每个智者眼中,桃花源不一定非得落英缤纷,中无杂树,也未必要人迹罕至,荒野旷原,亦不用粗布褐衣,做出隐逸的姿态。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桃花源是无法言喻的心灵栖地,是此心安处的吾乡,是胜却人间烟火的乐土,一潭静水,一声蝉鸣,桃花灼灼,白云悠悠。

在美丽的重庆合川,青山之中,坐落着一所花园式的心灵学府,如“桃花源”一般,滋养着一群平凡又伟大的师者,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混沌走向清明,虽不足为外人道也”,却安宁和乐。今天,让我们走进5位师者的故事,探寻他们心中的“桃花源”。

 

双海军:归去来兮  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物小传:双海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重庆物流与供应链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作为主持人完成重庆市课题2项,重庆博士后资助项目1项,部队课题2项;现正承担重庆市教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重点项目和重庆高教学会课题各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重庆市级成果一项,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16-2017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

 

晚上9点,夜幕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紧紧包围,管理学院的教室里,依然欢声笑语,双海军正在与同学们讨论项目的进展。

笔挺的身材,清晰的轮廓,温暖的笑容,双海军站在同学们中间,显得亲切随和,几位女同学拿出手机偷拍他,并暗自窃喜。

“你们这些孩子,快过来看看哪些需要改进的?”女同学急忙收起手机,羞涩地走到老师身旁,乖乖听讲。

待学生散去后,双海军认真地将教材一一整理,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钟,双海军继续准备着重庆市教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资料。

他抬头看看青山上的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在学院的这5年时光,微微扬起嘴角,一缕思绪弥漫在深秋的季节里。

家是什么?家是一群有教育情怀的人,是一座有灵魂的学府圣地,对于双海军而言,在部队的时候,心中的家远在湖北江汉平原,任教之后,他的家在重庆合川,一本书、一杯茶、三尺讲台,便是家。

 

复得返自然


2013年夏天,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地面,氤氲着层层热气。身着笔挺军装的双海军,抱着一大箱办公用品,走出重庆某装备采购部队的大门。由于符合转业条件,他将告别军旅生活。

他回头望了望,这个让他付出17年青春的地方,一低头,七尺男儿竟湿润了眼眶。

未来将何去何从?在双海军的心中,扎根教育,是他年少时从未改变的初心,于是,开始积极海投简历。

在众多的学校中,只有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立马发起了邀请。

那天,微风不躁,校园里荡漾着夏日的暖意,副校长陈金玉早早在校门口等待双海军,下车后,两人一见如故。

步入校园,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原生态的办学环境,化解了他长途的疲惫感。并且,军工背景的校园气息,让双海军倍感亲切。

在这里,他看见学生抱着书行色匆匆的脚步声,听见教室里知识碰撞的声音,心底那份对教师的情怀,被深深地触动了。

“我们很渴望您这样的人才,一同坚守我们共同的教育事业。”副校长陈金玉将双海军的手紧紧地握住,眼神真挚而诚恳。

多年后,双海军再次回想起往事,感概万千。“人最幸福的是,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去到能尊重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发光发热。”


知来者之可追


双海军96年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物流专业,后参军入伍到南京军区工厂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到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继续硕士深造以后分配到原总装备部重庆军代局从事装备采购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并在此期间,在重庆大学攻读完成博士学位和进入重庆大学与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完成特种装备发展战略研究。

17年的军旅生涯和不断的学习深造,让双海军不仅练就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并让他拥有了严谨细致,敢于拼搏,不怕失败的军人气质。

也正是看到了双海军身上的独特品质,学校领导委以重任,将他任职为物流专业学术带头人和工商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

2013年秋,高教学会申请科研的通知“惊动”了各个学院,双海军立马召集骨干人员开会,共同策划申请项目。

“这么短的时间,怎么来得及?”“我们在科研上本身就没有优势,怎么拼得过其他院校?”……申请事宜面临着无人接招的局面。

此时,双海军沉思良久,立下“军令状”:“我来带大家,突破这个瓶颈,谁说我们三本院校就不能在科研上‘暂露头角’?”

于是,双海军带头组建了7人申报科研小组,结合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对项目进行了组织、分析和实施。

但由于他刚到学校不久,对教学并不熟悉,经过多次组织座谈会,虚心向大家请教,他很快进入状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理,提出了清晰的思路框架。

此项目从个体作战转变为团体攻关,仅15天,就完成了提交,最终通过竞评获批立项,而在此之前,学院在此领域鲜有建树。

从此以后,科研成果捷报频传。2015年,他作为负责人完成重庆市课题2项,重庆博士后资助项目1项,部队课题2项,目前,他正承担重庆市教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重点项目和重庆高教学会课题各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以前,我们总以为只要做好教学就够了,如今科研的齐头并进,又能更好地反哺教学。”“我们希望,不仅在重庆市申报成功,将来,我们要往教育部、国家层面进发。”同事的感谢,学校领导的嘱托,让双海军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知来者之可追,他正满怀热情地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于双海军而言,成功是什么?不是成果,也不是荣誉,而是面对“枪林弹雨”,依然选择奋然前行,是突破,是进步。“咋们军人不怕苦,不怕失败,但是一定要去争取。”


心安处便是“桃花源”


曾经,在成都的塑料厂,双海军负责为军工企业提供枪弹塑料配套件的采购,发现产品出现了问题,于是组队去企业检查,从人、机、料、法、环等五个方面检查之后,都没有发现问题。

正在束手无策时,双海军提出,也许是人员问题而导致产品问题,但对方拒不承认,检查组佯装离开,突然杀个“回马枪”,原来,由于员工临近放假,请临时工代替他们,计件发工资。配套件本应保压一分钟,但临时工只用了20秒,最后造成应力改变不到位,产品出现故障。

采购中,对供应商提供配套产品质量把关,尤为重要,双海军将亲身经历的装备采购故事植入到教学中,对采购原理进行条分缕析,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景模式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

“哇塞,原来装备采购这么有趣,好有意思。”在课堂上,双海军跨出专业本身,把国家政策牵引到教学中:讲仓储管理时,结合天津港大爆炸,讲解特殊品的管理;讲物流园区建设时,结合习近平主席2016年果园港视察提出的期望;讲招标采购时,结合学校招标网来评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作为管理学院院长,双海军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他鼓励学生根据当下行业“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课前5分钟,进行呈现和改进。

2016届学生周一帆提出了《绿色快递包装设计与开发》的课题时,他每星期都会在课前5分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最新成果,经过反复多次的更正和补充,已经正式着手撰写学术论文。

2015届学生廖林发现校园快递的商机,在双海军的支持下,提出一种全新的校园快递运营模式,其《校园快递集成化运行模式理论与实践》双创项目,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得以立项。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课堂上,各种有意思的项目正在悄悄发芽,校园里,大学生创业者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双海军的心目中,学生就像火苗,只要用心呵护,就会燃烧熊熊烈火。“对于学生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煽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点燃他们的热情。”桃李天下不只是双海军的梦想,他希望自己像一支火炬,点燃每一束火苗,引导学生向上向善,让学习成为影响他们终身的力量。

生活从故乡出发,然后在远方抵达,最终,此心安处是吾乡。教书育人,是双海军从未动摇过的梦想,于人生的岔路口之间,他终于“复得返自然”,如陶渊明一般,归去来兮,采菊东篱。一本书,一杯清茶,三尺讲台,便是心中的“桃花源”。

 

李真: 胜却人间烟火 觅得桃花源处


人物小传:李真,博士,副教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院长。现任全国独立学院(含民办高校)法学教育协作机制副理事长,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重庆市合川区法学会副会长。在学院工作以来,多次评为“优秀教师”,2009年评为重庆市100位优秀教师之一。2014年起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院长。曾先后讲授《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法理学》等课程,广受学生的欢迎。现为多家全国著名司法考试培训机构“三国法”签约教师,西南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

 

对李真来说,2009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年,他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他说,这样的荣誉既让人觉得欣慰,又让人深感责任重大。

日常工作中的李真,是位喜欢安静的师者。不爱热闹,不爱喧嚣,最爱的是泡一杯清茶,放空自己,去沉思,去理清一些棘手的法律事务和晦涩的法律理论。

“要给学生输送专业而新鲜的知识,就必须让自己不断充电。”从教12年,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主编过很多教材,在全国近30个城市做过无数场司法考试培训,担任过不少企业、学校的法律顾问,但是最让李真欣慰的,不是外面的尘世功名,而是教师事业带给他的安宁和乐,于人间烟火处,觅得一处“桃花源”。

 

课堂变“法庭” 给学生最需要的教育


“课堂上的教学只是引领式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改变,形式要多种多样。”李真说道。

 李真先后承担了《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法理学》等专业主干课程的讲授,从教12年,李真从不按教材照本宣科,经他作为兼职律师处理过的法律事务就是最好的教材。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在教育教学上,李真跨越专业本身,结合当下时政热点,通常以专题报告的方式,真实呈现案件的处理过程,且语言幽默风趣。上过李真课的学生都说,“课堂就像‘法庭’,每每上完一堂课,就解决了一个case,相当有成就感。”

2014年,李真起任政治与法律学院院长之后,对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启发性教学为核心,灵活采用案例教学、研讨教学、研究性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多种现代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法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作为学生,首先要把基础课程学好,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锻炼相关的能力。无论以后是当律师还是法官、检察官,都需要和人打交道,所以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要强;文书写作需要逻辑正确、用词精准,这就需要同学们有良好的写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得到锻炼,他在教学中会更加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20154月,学院经重庆市合川区司法局批准,成立合川区法律援助中心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作站,李真作为负责人,每年会带领学生处理各类援助案件。案件小组一般由5人组成,师生共同起草法律文书,收集有关证据,分析案件,最后,学生还可跟随老师法庭旁听。

通过参与诸多案件,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大学是直面未来的地方,训练他们成为一个职业人,非常重要。”李真时常勉励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国家法律在不断地更新,大学生不能只盯着司法考试,必须补充和完善知识体系,以适应国家法律的发展。


培养法律思维 助力学生成长


 法学专业的学生最需要培养什么能力?李真表示,最应该培养利用法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人认为法学是一门靠背诵就能学好的学科,但李真说,法学仅靠背还不行,法科学生要具备法律思维。

在学法律的人看来,法律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对法律关系的把握,要分清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譬如,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货物运到目的地之后,出现破损,谁来承担损失问题?课堂上,学生针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这个直观,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一定赔你,取决于你投保的险种。”“那就找运输公司赔偿?”“也未必,法律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运输公司也是免责的。”那到底是谁负责呢?

李真说到,在此案件中,有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保险、运输、买卖合同关系。逐一分析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知道可以找谁赔了。

“作为法学学生,要学会抱着疑问去看书,去查阅资料,抱着疑问去不断思考。碰到一些社会问题,学法学的学生不能和大多数人一样,听风就是雨,必须要有法律人的思考,讲究法言法语。”李真说,学会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


“与学生共同成长,就是最大的幸福”


来自河南的吕帅华,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10届毕业生,毕业后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现工作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李老师拥有巨大的人格魅力,他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德高望重的名师,其间,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严谨上进的治学态度也感染着我们不断奋进。”

当年上学的时候,老师的谆谆教诲,恍若昨天,曾经师生一起为了学术论文的撰写而挑灯夜战,工作之后,老师始终挂念学生,每到首都,师生两人定会畅叙许久,一杯清茶,聊聊生活,谈谈工作。“无论毕业与否,无论身处何处,李老师始终像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前进。”

诸如吕帅华的例子还有很多,2006级学生公杰考取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2007级学生肖超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2010届毕业生顾执一考取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 ……并且,近三年国家司法考试中获得A证、C证的共计150多人。

李真一直鼓励学生深造学习,希望学生有更深层次的发展,每每听闻捷报频传,李真笑着说,与学生共同成长,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坚守三尺讲台,是初心,更是态度”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于200610月由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经济政法学院拆分而建,10余年弦歌不辍,在“博学于文,约之于法 ”的传承下不断发展壮大。

而在荣誉的背后,黄名述、赵光全、杨树明、王威、赖达清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西南政法老教授奋力托举,推动了科研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无数莘莘学子圆了法学梦。

李真说,他只是众多教书匠中的最普通一名,坚守三尺讲台,是初心,更是态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做教师的职责,除此之外,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踏踏实实做人,如何做一名具有职业道德的律师。”

 李真谈到,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外界诱惑,近年来,学院法学教学团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其间有部分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学校,而留下来的老师,则基于对学院精神的传承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要培养出高水平人才,首先要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师队伍,目前学院法学团队也面临师资培养和发展的紧迫任务。”作为政治与法律学院院长,他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他时常说:“首先我是一名教师,其次,我是一名院长,最后,我才是一名律师。”

18岁上本科,30岁才上硕士,40岁才上博士,李真并不算天赋异禀,他时常与自己开玩笑,说自己是“大器晚成”,关于最大的梦想,他渴望70岁以后,还能站在讲台,安安心心教学,真真实实做人,希望自己成为一股影响学生向上的力量。

 

陈滢生:愿做一个“小太阳” 将生命照亮


人物小传:陈滢生,硕士,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重庆计算机学会理事,发表论文12篇,其中核心论文2篇,EI检索3篇;编写教材8部,其中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4部;主持并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其中主持教育部高教司协同育人项目1项,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并参与校级开放课程建设;在校级教研、比赛中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讲课比赛二等奖、说课比赛二等奖等12项表彰,开设全校示范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14项,其中全国三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上善若水,静待花开,是最美的教育情怀。

陈滢生说,教育是一项挑战性极强的事业,知识的快速更新,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唯有上善若水、静待花开的情怀,方能面对困难不抱怨,面对挫折不退缩,面对责任不推卸,面对目标不放弃。

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11年了,陈滢生走过了人生第一个阶段:学习适应期,站好讲台。在教师这条道路上,她希望自己成为学生生命中的“小太阳”,永远温暖,永远炽热。

 

给予生命前行的力量


2015年的秋天,计算机与工程学院接到了程序设计大赛的通知,分管教学工作的陈滢生,立马向同学们发起了比赛邀请,却只有寥寥9人“接招”,大二学生陈博文就是其中一名。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团队还是“名落孙山”。“你看人家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生好牛逼,我们完全成了绿叶。”“以后不要再去丢人了……”回来的路上,同学们一直在抱怨。

作为指导老师的陈滢生,坐在前排的驾驶座上,静静地听着,只言不语。

比赛后,陈博文主动找到老师谈心。那天,冬日的阳光洒在走廊上,投下斑斑驳驳的影子,走廊的尽头是葱葱郁郁的凤凰山,小溪潺潺的流水叮咚作响。

    陈博文聊起了自己的高中同学,如今重点大学的尖子生,成绩如何优异,发展如何好。明媚的少年,眼里装满了淡淡的忧伤,“比赛没有实际意义,倒不如搞好学习。”他叹了一口气,目光伸向了远方。

   “学习是很重要的,但学科竞赛更能提升技术水平。相信老师,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在陈滢生的开导下,陈博文终于点下了头。

从此以后,由陈滢生牵头成立了竞赛小组,针对每次比赛题目和编程中遇到的bug,大家共同商量讨论解决,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

今年4月份,陈博文参加了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陈滢生作为指导教师,赛前通过大量的实际题目积累编程经验并提高解题能力。

比赛现场,陈博文发挥自如,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斩获重庆赛区一等奖。

在北京大学参加全国总决赛的时候,陈博文一举拿下了三等奖,走下领奖台,他欣喜若狂地将陈老师紧紧抱住:“陈老师,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记忆里,少年灿烂的笑容,让陈滢生记忆犹新。

像陈博文这样的优秀学生还有很多,短短三年,陈滢生指导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14项,其中全国三等奖2个,市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不仅对于学生还是学校,都是莫大的荣耀。

“学生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遇到困难,他们不会再抱怨了,遇到失败,也不会再气馁了。”陈滢生时常鼓励学生,在快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命运一定会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鼓励自有万钧之力,给予每一个生命盎然前行的力量。


照亮生命的“暗影”


今年925日,是新生上第一堂课的日子。身材高大的路晓峰坐在第一排,显得非常突兀,笔尖在书本上哗哗作响,引起了陈滢生的注意。

每天晚上8点半下课后,路晓峰会和同学们一起,“缠”着陈老师问问题,两人渐渐开始熟络起来。有一天,9点半以后,教室里早已空无一人,陆晓峰一个人依然坐在教室里看书。

陈滢生收拾好教材,走到他旁边,“还不回宿舍吗?”“哦,不,老师,我再看会书。”“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呀?”陈滢生顺手翻起了他的书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路晓峰已经将所有的专业书本全部看完,笔记记得密密麻麻,并且,还从图书馆借了很多参考书。

经过一番长聊,得知路晓峰来自山西农村,从小学习刻苦,不愿与人交流。夜晚,两人静静走在校园里,陈滢生问他:“平时有没有参加其他社团活动呀?”

“没有,没意义,浪费时间。”冷冰冰的只言片语,淹没了少年本该有的阳光。陈滢生渐渐开始有些心疼眼前的这个小男孩,为家庭背负了太多,不愿意打开心扉。

从那以后,陈滢生非常关心路晓峰,经常与他畅谈心事,鼓励他参加各种校园活动。“放下书本,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吧”,老师温暖和煦的笑容,让路晓峰的心思悄悄开始有了变化。

在第四次的交谈后,路晓峰主动找到了陈滢生,“陈老师,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每周我们都会开展好多有意思的活动。”

看到路晓峰的改变,陈滢生非常欣慰。“原来以为站好讲台,就是我的职责,学生的成绩才是最大的荣耀,现在才发现,学生心灵的成长,才是莫大的幸福。”

从此以后,上好一节专业课对陈滢生而言,只是基础,她还会跟着辅导员查宿舍,走近学生的生活;也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或者到运动场,做个“小迷妹”,看帅气男生打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鼓励是最温暖的心语,不动声色中,生命的“暗影”被悄然照亮。


“放纵”人生的梦想


人生,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不要打游戏了!””你必须要去上大学。”但,很少人会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在所有人的眼里,学生李皓是个“坏小孩”,从不上课,晚上通宵打游戏。

深秋的一天,透着寒气,李皓和陈滢生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声不吭,“大学都喜欢什么呀?”陈滢生打破了沉默。

“喜欢打游戏……”“喜欢打游戏好啊,每次电子竞技大赛都是韩国夺冠,我们就是缺这样的人才。”

陈老师的反应,让李皓很吃惊,从来没有人肯定过他内心的声音。得知李皓关于游戏的梦想,陈滢生推荐李皓到朋友的科技公司,做游戏测试的工作。

实习一周后,李皓给老师打来电话:“陈老师,今天我才发现,打游戏,并没有那么简单,还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紧张的实习工作,让李皓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回来之后,李皓改变了从前的作息习惯,每次都提前到教室上课。毕业后,李皓,如愿进入游戏行业,成了一名游戏设计师。

如今的李皓已经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项目主管,“陈老师,我跳槽到新公司上班了”“陈老师,我加薪了”,每次收获成果,李皓总会首先与陈老师分享,因为,李皓知道,陈老师一定会尊重他任何一个想法。

“与其限制他们,不如选择‘放纵’。”青春是什么?读大学的时候,埋头苦读的陈滢生以为,考试成绩才是全部的荣耀,如今,面对如此多鲜活的生命,她希望青春里的他们,摆脱世俗,去拥抱自由的、充沛的生活。

“放纵”也是一种教育,藏匿在内心的梦想,需要被鼓励,去生发,对于学生的想法,陈滢生从来都是欣赏、鼓励和赞美,一朵朵生命之花正在悄然绽放。

去年,11月初,如往常一样,由于2017届大部分学生要外出实习,毕业照提前在11月份拍摄。当时陈滢生还在国外学习,2月份才能归来,同学们纷纷提议,一定要等着陈老师回来再拍摄。

2017年新年晚会上,毕业生将四年的点点滴滴,以及对陈老师的心里话,制作成了一个视频,在现场播放,当陈滢生听到全体同学喊出“我们很想你”的时候,远在国外的她,湿润了眼眶。

如今,2017届毕业生已经散落天涯,每次过年过节,陈滢生的电话从不停歇。“陈老师,节日快乐!””陈老师,我们回来看你了。”于陈滢生而言,教书育人11年,变的是时间,唯一不变的是对教育的热爱。

 

陈寅:如山间清爽的风 如古城温暖的光


人物小传:陈寅,文学硕士,讲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新闻系副系主任,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丝路”文化传播中心研究员。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重大项目,主持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科研教改项目。先后获得校级“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团体竞赛”一等奖、校级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连续三年获校级科研成果二等奖,多次获校级年度优秀教师、青年新秀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

 

工作后的第二年,陈寅就成为了学校评选的“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之一,对于这个荣誉,他笑谈,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自黑吧,学生不都喜欢接地气的老师吗?

“陈三胖”是陈寅自嘲的别名,别人都说,喜欢胖子,是因为他温暖踏实,但陈寅并不胖,温暖踏实倒是他最大的特点。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总是笑着,温暖地笑着,和煦地笑着,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

六艺庄tiger,是他的微博名,六艺庄是他在学校宿舍的名称,tiger是因为他属虎,大家都喜欢叫他“tiger老师”。

2011级是陈寅真正意义上带的第一届学生,陈寅常说,如同初恋般,难舍也难忘。讲台上是老师,讲台下是大哥哥。“我和他们年龄最接近,无话不谈,那时的我也很青涩,我看着他们长大,他们看着我成长。”

大四的最后一节课,毕业生送给陈寅一本DIY的相册,里面贴满了他们平日里“偸拍”陈寅的照片,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句句直抵灵魂的心语,成为陈寅心底珍贵的回忆。

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陈寅说,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专业,对于每一个老师而言,是难事,却颇有意义。

 

一周热点回顾 让新闻“时尚”起来


新学期开学,陈寅主讲的《传播学》课程又开课了!在这堂课上,陈寅一改传统的授课方式,结合假期里的新闻热点,针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带领同学们逐一分析。

“洪荒之力为什么会走红?”“军装照H5缘何刷屏朋友圈?”“‘我们是谁’漫画的传播特点是什么?”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陈寅紧贴新闻前沿,从生动鲜活的传媒现象入手,以传播学的角度连抛数问。

50余人的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围绕新话题,运用新角度,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学生想到的新点子,又将会补充到下一次的教学中。

除了老师点评以外,每次课前8分钟,学生会根据热点进行口述播报,报告主题颇为有趣,涉及“颜文字”、“粉丝文化”、“恶搞”、“暴走漫画”等。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各种创造性的传播方式,折射出的是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反应。传播学中有一种病毒传播,扩散的非常快,我在告诉大家传播理论的同时,还会加入社交媒体时代的迷因传播,结合之前的理论知识,会更加深入一些。”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更迭,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洞察力、活跃的创意思维与有效表现能力,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要让新闻“时尚”起来,就必须紧贴新闻前沿。一周热点回顾常态化,是陈寅基于新媒体传播特点,在教学上做出的新改革,“新闻传播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才可以为学生输送专业而新鲜的知识。”

陈寅主讲专业核心课有“传播学原理”、“广播电视概论”、“网络传播概论”、“文化传播概论”、“媒介营销与管理”等,几乎所有的课程,他都采用了“一周热点回顾”的教学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新闻的热爱和创造力。


将课堂搬进“演播厅” 为学生“搭台”


在《电视节目主持》课程的教学中,陈寅时常在思考,这门在培养方案中作为理论课的课程该如何改革,才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出镜记者和主持人。

2014年,陈寅向学校申请了微格教室,经过他的一番简单“改造”之后,这里变成了一个微型的“演播厅”。20来平方米的教室里,没有讲台,多媒体投影上显示的是电视节目的背景;中间没有常规的桌椅,只有三排“观众席”;教室后面架起两台摄像机,以供现场录像之用。

小组一般由5-6人组成,学生自主设计节目内容,可以选择人物访谈类、新闻播报类,或是音乐节目、健康养生节目、电影资讯节目等等,形式上更是多种多样,有单人主持,双人主持,侃新闻,现场连线等等。

“今天是20171030日,欢迎收看‘爱车一族’节目。”同学们俨然一副著名主持人的模样,新闻播报,电影评论,文艺晚会……全部脱稿,信手拈来。

教室就像模拟现场,这里不仅有“主持人”,还有“摄影”、“摄像”和“观众”,扮演“观众”的同学,会随着场景变化而无缝切换,和“主持人”进行现场互动。每位同学手上都有一本实训手册,现场记录口语表达的失误、“观众”观后感等等。

每一学期,学生有 5次机会,走进微格教室。在每一次的录制现场,陈寅会在旁边的办公室里,通过监控器观看每一个小教室的现场情况,认真记录下每位学生的表现,并现场打分。

每学期最后,陈寅会在每个组中挑出优秀的作品,让同组其他同学进行评点,并告知大家,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学生每每谈及陈老师的课,都非常兴奋:“我们非常喜欢陈老师这个人,所以喜欢陈老师的课,在他的课上,我们完全属于放松状态,设计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

人人能主持,人人能策划,人人都能说新闻,是陈寅当初创新《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最初的愿景。“利用微格教室,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轻松而愉悦的阵地,是为了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普通教室条件有限,很多功能得不到实现,陈寅向学校提交了实训室的申请,他希望完备的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如今,经过反复的磨练和进步,新闻系学生纷纷登上各大舞台。以孟余香、侯晓敏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并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但无论是主持大型晚会,还是出镜采访,其专业能力与专业主持相比,都毫不逊色。


愿做一株向日葵和常青藤 永远蓬勃向上


2014级新闻学学生朱芮是院报《文渊阁》的执行主编,在陈寅老师的课上,设计主持了一档少儿节目,节目定位在3岁到6岁低龄儿童,穿插了歌曲、手语操等各种元素,节目活泼有感染力。“当时这档节目被陈寅老师入选优秀作品的时候,让我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新闻传播学。”

在各大社团活动中,她主持的身影随处可见,但无人知晓,其实曾经的她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女孩,从来没有站在舞台上的机会,“陈寅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能展示自我,绽放自我的舞台。”如今,朱芮正在准备考研,她说,她想像陈寅老师一样,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2017届新闻学学生王文婷,如今已经是《资阳日报》一名记者,“毕业后的工作本来是父母安排的国营单位,但陈老师激发了我对新闻和媒体的热情,我觉得我应该像老师一般,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一定要做得最好。”

对于专业的学习,陈寅鼓励9000后的学生善用互联网思维,发挥他们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优势,运用好“互联网+”时代的优势,特别是结合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陈寅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要多实践,多互动;对于学生的学习,陈寅说要多鼓励,多爱心,而陈寅对自己要求则是要不满足,不懈怠。在学校双创学院的支持和指导下,陈寅鼓励2015级新闻学学生开办摄影工作室,承接与视觉有关的业务,工作室给同学们拍写真集的同时,即发挥自身特长,又服务同学。

求学的时候,陈寅喜欢两种植物:西南大学东方红行政楼外的常青藤,深根于泥土之中,却永不停止向上攀登的步伐,发散出耀眼的青春之光;作家陆幼青笔下的向日葵,安静而执著,笑脸为形,真金如色,且懂得寻找阳光。

对于未来,陈寅愿自己拥有向日葵的色彩与自信,拥有常青藤的蓬勃与勇气。

 

唐湘晖:怀揣梦想 逆风奔跑  只为遇见更好的桃花源


人物小传:唐湘晖,中共党员,风景园林硕士,副教授,建筑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艺术设计实训中心主任,风景园林与数字艺术设计专家,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骨干教师。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并于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参与设计云阳城区广告规划、金佛山5A级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重庆市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巴南城市形象与文化建设等工作,发表论文多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全国性设计比赛并获奖多次。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

对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唐湘晖来说,教育是源于内心深处的信仰,牵手人文科技学院,一切都是随遇而安,一切都是宿命的注定,但未来,无论是逆风飞扬还是顺风顺水,一定在某个时光深处等待着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教育是一种信仰


每次回望来时路,唐湘晖都忍不住讲起当年的“窘迫”:20043月,背着简单的行囊,风尘仆仆赶到学校,初次看到创业时期的校园砖瓦上杂草丛生,五味杂陈,“这是我要工作的学校么”,感觉到内心的不安”。

唐湘晖直言,“满眼春色,内心荒凉”。

但令唐湘晖始料未及的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人,首先给与了甜美的微笑,让这个异乡人初次感受到大学的善意,很快让唐湘晖打消疑虑。

“从那时起,我知道我的未来在这里”, 无须强求,最美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这是唐湘晖最喜欢的工作、生活状态。

白天倾听鸟鸣山涧,夜晚伴着山泉潺潺入眠,“这不正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么”,拂去纷繁的世间杂事,了却人生百无聊奈,这里就是内心深处的桃花源。

对于唐湘晖来说,成为一名教师是自小的愿望,在人生每一个路口,从少年,到青年、中年、再到未来,她收藏着自己走过的每一个脚印。初中毕业证、大学录取书,甚至上大学第一天时在校门口那张意气风发的照片,各种纸张的阅读笔记、青春恣意的诗情诗意,都让她欣喜不已,也期待成为一名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成长。

至今,唐湘晖仍对当初艰苦的环境“念念不忘”,为了吃上一碗米线,和新同事们围绕着校园转了大半圈,才在周边农家的小面馆找到米线,但这个寻找过程,让唐湘晖记忆犹新,实现一个小目标后欢欣雀跃,就如天上的星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聚集在一起,照亮同学们的前行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努力 遇见更好的自己


从懵懵懂懂再到梦想落地,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这所新兴名校给予唐湘晖的不只是一种知识、一种能力,更是一个明媚的春天和一个美好的世界……

2004年入校,到2008年成为院长助理,唐湘晖上升的轨迹,丝毫没有任何黑马的味道。

无论是新人,还是工作几年,拼命踏实、务实而不矫情,这是同事们对其的评价。

无论是出道时的激情四射,还是走上管理岗位的轻车熟路,唐湘晖在每一个平台,都会让自己拿捏有度,举重若轻。

“其实,我也走了很多弯路”,特别是新人,面对着一群求知若渴的面庞,唐湘晖直言,有点彷徨,恐怕辜负同学们和领导们的期望。

但是,在王熙儒等系主任的指点下,唐湘晖犹如开挂一样,凭借和同学们年龄相仿的优势,很快在专业课堂打开了局面。

更令唐湘晖感动的是,学校领导并未把她当做一个外人,无论是外出学习,还是内部培训,都会力荐新教师参加。

“学校重视老师的业务培养,重视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对于老师来说,可谓是心满意足 ,也可以感受到学校未来人才储备的雄心壮志。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如今,走上管理岗位的唐湘晖,又接到新的任务:带着两名新教师一起编教材,做科研,以及做传统文化保护研究的探究。

“有时,我也会和新教师讲述我的成长故事,让他们不忘教育初心,让自己更好地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发光发热,奉献青春和力量”。


学习有差异  学生无好坏


青春时光,缓缓流逝,许多事物湮没在了岁月长河中,被冲刷得无影无踪;也有许多事物不断成长,慢慢壮大,更加生机勃勃。

对于唐湘晖来说,课堂的变于不变,还要结合时代发展,从当初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再到日益兴起的VR技术,人工智能等,也让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韵味。

“我对同学们要求很严格的,别看平时大家是朋友,但在工作层面,绝对不能含糊,譬如同学们作业有的不规范,就必须推倒重来,重新做”。

在课外,唐湘晖和同学们一起,组建8405工作室,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在唐湘晖内心深处,学生无好坏,学习有差异,但大家都是平等的,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也需要静待花开。

如今,唐湘晖“经手”毕业的学生,也早已遍布大江南北,传媒界、设计界等学生,都让唐湘晖如数家珍,特别是每个毕业生当年的姓名、特点、家乡等个人信息,唐湘晖也能脱口而出,“最重要都是大家和我都是交情很深的朋友”。

工作中的风风火火,也体现在团队建设层面,无论是班级课堂,还是教师团队,都让唐湘晖认为,在能够独立地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时,是需要一点精、气、神来支撑自已的。这样,才能在生存的博奕与幸福的追求中直面现实,从而求知扩识去提高理智和扩展胸襟,达到一种超脱与愉悦地享受个人生命全过程的境界。

但在生活层面,唐湘晖低调而有格调,摄影、跑步、种草养花,都让自己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寻求另外一方天地,“古朴而又现代的校园,宁静而又喧嚣的人群,怀揣梦想逆风奔跑,只为遇见内心深处的桃花源”。

 

教育观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思想。作为重庆市高校中唯一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思想实验基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自创办以来,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实践理论。教人求真,首先要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唯有回归内心,紧守心中的“桃花源”,才能成就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原文链接:http://education.cqnews.net/html/node_408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