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最能体现大学生活的不光是上课时间,还有丰富的课余时间。那么在课余时间,同学们都会去哪儿呢?
图书馆:风光无限好
图书馆,大学的宝库。不少同学都选择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现有图书28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85万册,电子图书101万册);纸质报刊1500多种。图书馆由四部分组成:富学楼图书馆、行知楼分馆、慧园分馆和智园分馆,馆舍总面积2.3万平方米,阅览座位近2200个。数字图书馆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已购进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学术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超星名师讲坛、“博图”中外文电子图书、方正阿帕比数据库、维普网络考试学习资源库等数据库,试用万方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银符考试模拟平台等多家数据库。
这样的资源配置不可谓不豪华。那么,究竟有多少同学在享用这些便利呢?在记者实地随机采访的半小时里,大约有40位同学出入图书馆,其中大三的同学占50%,大一、大四的同学占35%。
在调查中,对于课余时间是否经常去图书馆这个问题,相当多的同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表示都能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学习资料,可见图书馆在同学们学习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选择去图书馆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同学是因为想感受图书馆的氛围,有的同学是因为需要到图书馆来查找相关书籍,而有的同学是为了完成作业,有的同学是为了复习备考,更有同学是因为以前养成的习惯。
走进任意一间书库,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场景:同学们坐在桌前,身旁或多或少放着一些书,而同学们的手也没闲着,有的在用笔记录需要的内容,有的则选择使用相机完成记录。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看书,图书馆中同样存在着使用电子产品的现象,只是,无一例外的,在任意一个书库中都只听得到书本翻动发出的声音,再无其他不和谐的声音传出。
团学活动:“官场”漫步
所谓“官场”,即大学里的各级学生会。现如今,加入学生会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同学表示能经常参加学生会或社团开展的工作和活动,他们能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关系,并能从活动中汲取课本之外的知识。
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大一新生杨同学深有体会。在进入大学之前,杨馨怡对大学的生活有着美好的幻想。自从加入学生会后,她的幻想就成了幻灭,渐渐走向现实。
学生会纪检部的工作是繁杂且劳累的,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她去完成。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虽然放弃了许多的休息时间,但她的生活也变得充实,能力得到了锻炼。当然,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遇到消极情绪来袭时,她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所以,虽然劳累,但她从不消极,始终在学生会坚持下去。
的确,学生会和社团工作占用了一些同学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但是,许多同学通过参加学生会和社团的活动锻炼了自己,实现了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顺利转变。
打工族:“职场”纵横
在校园里不要忘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就是辛勤地为自己生活费而忙碌或想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打工族。这些打工者并非全是为了钱,他们更在乎的是体验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就业增加砝码。
雷同学,园林专业大一新生,同时,他也是名爵舞团的一名代课老师。每周带两个基础班,有空也组织一些与舞团相关的活动。
记者从与雷同学的交谈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与同龄人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体现在看问题的角度和为人处事的方式上。这是发生在他刚进入舞团时的一件事:他看到团里的前辈跳舞的方式存在错误,但由于自己是新人,不便明说。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通过自己在跳舞时把正确的动作展示出来,让其他人看到,并且得到认可,从而达到纠错的目的。
他说,之所以会选择到舞团做一个代课老师,是为了能找到一个练习舞蹈的地方。以代课老师的身份,融入名爵舞团这一平台,结交更多的朋友,同时,通过对学生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技巧。因为他坚信,想发挥,先积累。
但记者了解到,有极小部分同学身兼数职,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消耗在兼职上,所以工作之时不要忘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做到张弛有度,不可弃学习于不顾,要明白学习才是学生的天职。
网上冲浪:随心漂流
不知何时起,大学在坊间有一种称呼:中国青年疗养院。在疗养院中,你想什么时候睡就可以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起就可以什么时候起,可以待在图书馆一整天,也可以待在寝室一整天。总之,你有完全的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就有同学开始放纵自己,半夜上网冲浪,白天睡个懒觉。
政治与法律学院的程同学,和许多网虫一样,在课余时间特别是周末时光都是和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周末清晨8点,阳光明媚,可是程同学并没有从被窝里爬出来,由于昨天晚上“熬战”网游到凌晨3点。中午12点,梦醒,但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而是登陆网游,继续鏖战。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除了游戏的背景音乐,以及鼠标键盘的敲击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传出。晚饭时间,一通电话,外卖送到寝室门口。起身,接收,返回,左手吃饭,右手鼠标,协调进行。饭后,鼠标,键盘,游戏,“熬战”,睡觉。周末时光就此完结。
面对这样的不良生活作息,记者对他进行劝解。他说,他知道这样不好,自己很想控制,但就是忍不住,就是喜欢玩游戏的快感,而且他认为,既然是周末,偶尔放纵也无妨。
经常通宵上网,这确实让人有些担忧。通宵达旦迷恋网络不仅消磨了我们宝贵的青春年华,而且电脑高强度的辐射会严重伤害我们的身体,因此,过度上网不可取。
记者手记:
大学四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异常宝贵的。怎样度过大学时代,怎样充分利用大学里的课余时间等等这类问题,是我们每位大学生应该思考和重视的,让我们为自己能拥有一个丰富而难忘的大学时代而努力吧。
大学生记者 刘蕊
大学生见习记者 张文卿 陈金铭
上一篇:> > 我校原创话剧《毕业季》摘得“优...
下一篇:> > 合川区献血中心站来校开展献血活...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1702500162 渝ICP备12004420号-2
校址: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电话:023-42461119 42463336 传真:023-42463505 42460166 邮编:4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