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时间:2025-04-29
- 点击:0
- 来源:艺术学院
2025年4月26日,由学校主办,重庆市美育教育专项资金全额支持的“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合唱指挥技能运用专题交流会暨重庆合唱协会室内合唱团音乐会”在学校行知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作为学校合唱美育活动月的核心板块,本次活动以“理论研讨+艺术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深度探索美育资源跨学段整合路径,为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注入创新动能。
学校副校长孙敏致开幕词,他在致辞中强调,此次活动是响应“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号召、构建大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机制的重要实践。重庆市合唱协会主席文思隆指出:“合唱作为美育核心载体,需通过指挥技能传承与艺术实践深化育人功能,助力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建设。”
专题交流:专家共研美育一体化实施路径
上午专题交流会汇聚重庆市合唱领域权威学者,围绕美育政策落地与教学实践展开深度对话:
文思隆教授以《合唱美育与指挥技能的运用》为题,系统阐释指挥技术对艺术表达的支撑作用,提出“技术为艺术服务,指挥需兼具理性分析与情感表达”。
何泽生教授强调“合唱艺术是美育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剖析其跨学段育人价值。
张维科副主席解析音乐三要素在合唱教学中的科学运用,提出分层教学法。
文琪副主席结合校园合唱教育特点,提出“规则训练+特色发展”的校园合唱模式。
范杰副主席分享中小学合唱作品选曲策略。
刘启平常务理事设计“阶梯式合唱指挥技能进阶路径”。
邹渊常务理事通过《茉莉花》改编案例揭示中国合唱作品传承路径。
杨天明教研员以沙坪坝区实践为例探索班级合唱常态化机制。
八位专家从政策解读、课程设计到评价体系,为大中小学美育衔接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艺教融合:专场音乐会诠释美育浸润成果
作为理论研讨的实践延伸,重庆市合唱协会室内合唱团&重庆市教师合唱团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高水准的音乐盛宴。在文思隆、文琪两位的指挥下,混声合唱团精彩演绎了《小南海渔歌》《灯火里的中国》《雪花》《捉弄》《船工号子》等经典或新近创编的合唱作品,钢琴艺术指导陈睿的演绎与合唱团声部交织出层次丰富的艺术画卷。现场观众沉浸于合唱作品的情感张力中,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长时间的鼓掌,经久不息的掌声既是对艺术呈现的认可,更是对美育实践的共鸣。
多维赋能:构建美育发展新生态
本次活动形成“政-校-协-团”四方联动机制。通过4场专题讲座、1场专题交流、1场音乐会展演,构建“理论学习-实践研修-成果展示”的闭环体系,吸引全市美育教师数百人次参与,辐射师生上千人。艺术学院创新打造的“三阶六维”活动模式:学习培训、专题研讨、专场演出三大板块,涵盖了美育政策解读、合唱指挥专业技能实训、合唱作品创编与实践等六维内容,为大中小学美育资源整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深化美育改革,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学校将持续深化美育改革,以合唱艺术为纽带搭建跨学段师资培养平台,推动优质美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延伸,让艺术之光照亮全学段学生的发展之路。本次活动不仅是对新时代美育政策的积极响应,更以合唱艺术为切入点,推动教育公平、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多维实践,让美育浸润每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