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时间:2025-10-31
- 点击:0
-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秋阳煦暖,诗情满园。10月28日,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精心策划的“行走的诗行,遇见陶行知”诗歌创作大赛主题采风活动成功举办。10位国内著名诗人组成导师团深入学校,与30名经过严格选拔的“诗人种子”相聚,共同开启一场诗意盎然的文化寻根与创作之旅。
沉浸体验:于行知沃土中感受办学底蕴
活动当日,诗人导师团在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首先开启了一段深刻的校园文化寻访。从承载着学校发展历程与“陶”文化精神的校史馆,到书香弥漫、汗牛充栋的图书馆,再到展现学校理工科探索与生命奥秘的生命科学馆,以及融合现代传播理念与技术的融媒体中心,导师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交流。他们对学校将陶行知教育思想深度融入办学实践的各层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片土地本就蕴含着丰富的诗意矿藏,等待着被发掘和书写。



结对启程:以诗意之名缔结师生情谊
校园寻访之后,诗人导师与“诗人种子”见面会在会议中心举行,校长助理吴静,党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部长刘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婷婷等出席会议。吴静在欢迎辞中向诗人导师团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诗人种子”们能珍惜这难得的机遇,在大师引领下,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青春诗篇。

随后,资深媒体人、《环球人文地理刊系》总编辑李海洲介绍了第一阶段选稿情况、后续发表及朗诵会安排。资深出版人、诗人吴向阳,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导蒋登科作为导师代表先后发言,他们从自身经验出发,分享了对于诗歌创作与陶行知精神的理解,言语间充满了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学生代表的发言则洋溢着对诗歌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在充满仪式感的“诗意结对”环节,10位诗人导师与30名“诗人种子”正式缔结师徒之谊。当名字被依次宣读,导师与结对学生起身致意,会场内充满了温馨与期待,象征着诗歌艺术的薪火相传。

深耕细作:于行走中捕捉校园诗魂
下午,采风活动进入核心阶段。各结对小组根据预先设计的“诗意地图”,在诗人的带领下分赴校园各处进行深度采风。从书声琅琅的教学楼到充满烟火气的食堂生活区,从静谧的林荫道到充满现代气息的实验实训基地,导师们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学识,现场指导学生们如何从熟悉的日常中捕捉诗意、提炼主题。


采风结束后,各小组立即开展了高强度的“一对一”改稿会。诗人导师们倾囊相授,对“诗人种子”们的初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与打磨。从意象锤炼、语言节奏到思想深度,给予了专业而中肯的指导。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许多同学表示,这短短半日的收获,胜过长时间的独自摸索。


成果可期:让诗行在青春沃土中生长
本次活动是学校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一次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深度融合的成功探索。它不仅为热爱文学的学子搭建了通往专业创作的桥梁,更通过诗歌这一媒介,深化了全校师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校园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据悉,本次活动所创作的优秀诗作将被结集出版,成为学校“陶”文化建设中的又一枚丰硕果实。我们期待,这些被诗意浸润的“种子”,必将在这片行知沃土上茁壮成长,生长出更为繁茂的文学之林。





校长信箱
书记信箱
公共服务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