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时间:2025-05-19
- 点击:0
- 来源:艺术学院
为精准赋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助推国家级艺术科研项目申报,5月15日下午在广艺楼会议室召开国家艺术基金申报专项辅导会。会议特邀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黄猛担任主讲专家,艺术学院党政及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骨干教师参会学习,会议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唐元主持。
黄猛书记结合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最新政策与评审标准,系统解读了与高校申报密切相关的舞台艺术创作、美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训及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的五大项目类别申报策略:他指出舞台艺术创作须强调“演中改、改中演”的打磨机制,建议以现实题材、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打造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剧目;美术创作项目申报须明确个人创作项目作品收藏要求,鼓励跨媒介、跨材质创新实验;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资助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需提交详实的演出展览场次、传播平台合作协议及经费预算;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则聚焦特殊、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要求提供完整师资名单、科学的课程安排及实践资源配套方案;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则限定申报额度不超过10万元,重点考察创作采风计划与成果转化的潜力。
针对教师关切的选题优化、文本撰写等痛点,黄猛结合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近三年立项案例,提出三大核心建议:一是对标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乡村振兴等政策,聚焦巴渝文化,申报“非遗活化”“长江文化IP开发”等主题项目;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强化跨学科协同,整合艺术学院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资源,组建“人文+科技”的复合型团队,申报应用型、实践型项目;三是强化项目成果转化路径设计,如舞台剧目需明确巡演计划,优选巡演路线,美术展览需关联文创产品开发等,凸显项目的社会效益。
唐元书记在总结中指出,国家艺术基金是衡量高校艺术学科科研实力的关键指标,学院将以此次辅导为契机,启动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建立申报帮扶机制,积极协调资深专家结队指导帮扶青年教师申报;二是设立院级培育项目,遴选优质选题提前孵化;三是组建跨专业团队,整合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学科资源,联合企业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链条,力争在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中实现新突破。
会后,黄猛书记一行参观了艺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作品展、行知艺术中心及学术活动中心,对学院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艺术实践的创新举措给予高度评价,并就非遗传承、文创开发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此次辅导会为教师申报国家级项目提供了精准指导,标志着学院科研服务工作迈入新阶段。下一步,艺术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生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繁荣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