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时间:2025-10-27
- 点击:0
- 来源:艺术学院
10月20日,艺术学院“国际音乐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迎来了国际萨克斯协会主席、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教授阿诺·博恩坎普(Arno Bornkamp),他携手合作艺术家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蒲植博士、新加坡南洋艺术大学钢琴家Cecilia Ratna,在艺术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术讲座、大师课及音乐会。活动吸引了校内外师生、音乐爱好者及媒体代表踊跃参与。

上午,系列学术活动在行知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合川区文联主席李卫明、副主席杨凤,合川区音乐家协会主席杨小超、合川区音协器乐专委会主任唐晓波,以及教务处副处长顾硕等领导、专家齐聚一堂,与艺术学院音乐系师生共同见证这一音乐盛事。艺术学院院长杨璟在致辞中,对博恩坎普教授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期望大师们能为师生及重庆市音乐同仁带来当代音乐的国际化视野与教学创新思维。

博恩坎普教授以《萨克斯管的发展史》为题,开启了精彩的学术讲座。他从“萨克斯管的多元角色”巧妙切入,凭借40年丰富的演奏与教学经验,系统且生动地梳理了萨克斯从19世纪作为军乐器,逐步发展为现代独奏、室内乐核心乐器的辉煌历程。他着重强调,萨克斯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强大的包容性,既能精准演绎巴赫复调音乐的严谨逻辑,又能自由诠释爵士即兴音乐的灵动自由。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指出中国音乐文化中独特的线性叙事与情感表达方式,为萨克斯创作开辟了全新的灵感源泉。在讲座过程中,博恩坎普教授专业且幽默的讲解,配合精准到位的演奏示范,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让大家对萨克斯管的历史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随后,蒲植博士带来了《中美古典萨克斯管教学与演奏概念性差异分析》的讲座。他从教学体系的对比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中美萨克斯教育体系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技术为基、文化为魂”的先进教学理念,并详细分享了乐曲选择与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下午,蒲植博士带来了《中美古典萨克斯管教学与演奏概念性差异分析》的讲座。他从教学体系的对比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中美萨克斯教育体系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技术为基、文化为魂”的先进教学理念,并详细分享了乐曲选择与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宝贵经验。这场讲座为学生学习萨克斯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使大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萨克斯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晚上,由博恩坎普教授与蒲植、Ratna联袂演绎了涵盖印象派、爵士时期、当代及民族融合风格的6首作品将音乐会拉开序幕。这场音乐会真正展现了艺术无界、共鸣共生的美好境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音乐会尾声,全场观众起立欢呼“encore”,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充分表达了观众对这场精彩演出的高度认可和由衷喜爱。

阿诺·博恩坎普大师团队的到访,是学校推进国际艺术教育合作、深化美育改革的生动实践。通过举办此类活动,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与世界音乐家近距离学习的宝贵机会。学校将继续积极推动艺术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校长信箱
书记信箱
公共服务
微信
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