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院认真抓好新生教育管理
本报讯(记者陈婷婷 见习记者 宋琼蔡晓丰)为帮助新生早日适应大学生活,10月9、10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举办了系列专题讲座和新生交流大会,通过这些活动为新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尽早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如何学习?
为了帮助新生理清读书与学习的关系,现当代文学专家苏光文教授就新生在大学应该怎样读书,作了专题报告。苏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多读书可以感悟其精神,领悟其人生哲学,而且即使时代在变,它所蕴藏的精神、情感、追求不会变,因此,同学们要多读书以丰富自身理论知识,提升人格魅力、学识魅力。
关于读书的方法,苏教授提出了三个“必须”:一是必须转换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改变高中时照章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分析能力。二是必须广泛阅读。博览、博学以达到博识。三是必须多交流。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培养交流、交际能力,做到和而不同。
在新生交流大会上, 08级语文教育专业的辅导员翁粲老师就新生学习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如何生活?
大学生活需要更强的自主性。对此,智园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刘亨胜、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徐冕分别从生活、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大一新生进行了交流沟通。
作为学生生活园区的管理者,刘亨胜从衣、食、住、行等四个方面,给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作了提醒,他提醒同学们要做到衣着大方、饮食安全、生活规律、外出安全,同时要注意用电安全和谨防诈骗。此外,结合我院山丘多陡坡长的地势地形特点,他告诫同学们不要乘坐非法载客“摩的”,自己驾驶机动车辆时,要遵守交通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徐冕同学以一名学生干部的亲身经历,就学生干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跟大家作了交流。他说,学生干部首先应该是一名好学生,才可能成为一名好干部。因此,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就要保持高度责任感,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团结同学,搞好团学工作和班学工作。
如何做人?
上大学,学知识、锻炼能力是目标,但如何做人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基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段茂升结合自己从一个专科生到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历程,及自身求学、成长、工作中的经验体会,给同学们讲解了做人的道理。首先,做人要有自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因一时的失利而对人生失去信心。其次,做人要有目标。同学们对人生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后还要立即着手行动,不能眼高手低。第三,做人要有责任。要学会勇敢面对问题。此外,他还告诉同学们,心态决定一切,同学们用平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注重细节,赢得成功,做一个有责任、有自信、有目标的新一代大学生。
老师的讲解和学长的交流,给大一新生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学习、生活经验。会后,08级新闻学的张同学告诉记者:“刚进大学时,特别迷茫,学习上无从下手,人际关系也感觉很紧张,听了老师和学长们的经验之谈后,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大学生活也不愁了。”
理工学院加强新生政治思想教育
本报讯(记者 许洪涛)9月24日晚,理工学院党总支书记姚茂春为全体2008级新生作了题为《正确认识党,积极向党靠拢》的辅导报告,该院400多名新生听取了报告。
姚茂春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政党,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党是一个开放的政治组织,它需要不断的注入新血液,期待着更多优秀青年的加入,这既是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进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向党组织靠拢,应该是每一个有志青年的政治目标和努力方向,它需要一个不懈的努力过程。如何努力?姚茂春对大家提出了三点希望:首先,要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政治理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本事,增长才干。其次,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改造头脑中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并最终确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三,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开发思想境界,坚定政治方向,提高辨别力,把自己培养成‘信得过有本事’的青年大学生。
上一篇:> > 我院积极开展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
下一篇:> > 团委学生会暨社团联合会换届大会...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1702500162 渝ICP备12004420号-2
校址: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电话:023-42461119 42463336 传真:023-42463505 42460166 邮编:4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