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3日晚,大礼堂里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在“民族团结,共建和谐”这一主题下,我院第五届少数民族节文艺晚会在大礼堂隆重举行。学院领导王长楷、王之起、何凯等观看了晚会,各单位负责人和各民族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庆祝这一全院师生共同的节日。
“来做客吧!”随着藏族舞蹈《康定溜溜的情》,热情的藏族儿女用奔放的舞蹈、洁白的哈达,拉开了晚会的序幕;傣族舞蹈《花腰傣情》掀起了晚会的第一次高潮,花腰傣家的姑娘们收起平日的温柔恬静,身着色彩艳丽的筒裙,赤脚狂舞;优雅的哈萨克舞、柔美的傣族舞、奔放的蒙古舞……最精彩的莫过于民俗表演《蒙古赞》,两位高大、健壮的蒙古族男子各持一把过人高的祭祀道具,沧桑的蒙古歌曲,搭配着一男一女温情柔美的舞姿,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更为震撼的是,他们用马奶酒敬天地,舞台宛然成了草原上盛大的祭祀典礼,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此外,高亢嘹亮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轻柔婉转的《重归苏莲托》拨动着观众的听觉神经;融合西方街舞和民族舞蹈的《青春舞曲》成为全场又一亮点,观众们都跟着熟悉的旋律,不约而同地轻声和唱起来……整场晚会始终交织着掌声和喝彩声。
晚会在彝族舞蹈《七月的火把节》落下了帷幕。
幕后花絮:
最美的领舞者
翩跹柔美、婀娜多姿、如梦如幻、炙热狂野……当台上的舞者扭动着身段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是否会浮现出这一连串形容那舞姿的词语,你是否会觉得眼前的舞者具有一种神秘感?晚会过后,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看点高的节目的领舞者,从中挖掘出了有关他们节目的幕后故事。
纯洁的白天鹅——米娜
米娜,一个有着白皙皮肤、浓密卷发、灵动眼眸的哈萨克女孩,用天鹅般优美的舞姿滋润着全场观众的眼睛。
哈萨克人喜爱温驯、纯洁的天鹅,少女们常把它用来比喻爱情、青春等美丽的字眼。为了展现她们对白天鹅的喜爱,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哈萨克族,米娜自编自演了舞蹈《欢舞的天鹅》。为了这个舞蹈,米娜带着她的姐妹们加班加点地排练,从舞蹈动作、背景音乐到演出服装,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尤其是服装,她们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借到合适的颜色和款式,她便挤出时间去北碚订服装。在表演当天,为了彩排,米娜一天都没顾上吃饭,但她在表演完后依然笑着对记者说:“把我们民族特色展现给同学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哈萨克族,这点劳累都算不上什么。”
寻梦的雄鹰——张云飞
黝黑的皮肤,四射的活力,全身散发着征服舞台的霸气,他就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张云飞。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凭着对舞蹈的痴迷,在初一的时候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舞蹈,把家人的反对、学习舞蹈的艰辛化作一股力量、一种信念。
在这次晚会中,他参与策划和表演了三个节目,分别是开场舞《康定溜溜的情》和落幕舞《七月火把节》以及民俗表演《蒙古赞》。为了给大家呈现精彩的节目,他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紧张筹备,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平均每天排练6个小时,周末更是练上8、9个小时。由于高强度的训练,他几次昏倒在排练场地,但他始终坚持着支撑着,只因为他是负责人,是这支舞蹈团队的主心骨,任何困难都不能让他退却。
在表演完最后一个节目,看到师生们喜悦的表情,他边喘着气边微笑着他告诉记者,他将要去西南大学参加汇报演出,并且现在在准备2009年的迎新晚会。用他的话来说是:“自己脚下的泡,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自己要学会承担,不断努力去迎接以后的挑战。”
勤劳的花腰傣姑娘——杨晨
还记得晚会上那一群身着花腰傣古朴典雅的服饰、跳着火热舞蹈的傣家少女吗?还记得她们中间那个舞姿异常美丽的领舞者吗?她就是杨晨,一位美丽有责任心的傣家女孩。
杨晨在一个月以前就紧锣密鼓的展开了晚会的筹备工作,但是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因为这是一个高难度的舞蹈,要找到一群有着一定傣族舞蹈功底的舞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不容易找足了伙伴,杨晨又煞费苦心地改编动作,以及后面的剪辑音乐、搭配服装,每一件事情都是她亲历亲为,就像她在舞蹈中表现的“女儿国”姑娘那样勤劳多情。“她就是这样力求完美,为这支舞蹈尽心尽力地付出。”舞伴们评价着这位负责、细心的队长。
记者 朱虹霖潘俊宇 林奉娇 许洪涛/文 王莉/图
上一篇:> > 我院艺术团赴西南大学演出 ...
下一篇:> > 我院举办首届消防运动会暨消防知...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1702500162 渝ICP备12004420号-2
校址: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电话:023-42461119 42463336 传真:023-42463505 42460166 邮编:4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