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下旬以来,“学风建设月”活动在学院全面展开。这是学院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学风,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学习之风、教学之风、学术之风,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出的优良传统,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全体师生的学术思想。学风的优劣,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发展,也关系着学校的前途与命运。为响应学院“加强学风建设”的号召,各二级学院(部)纷纷组织开展了各类活动。本报特将部分单位的主要做法摘要报道如下。
法学院:
为配合 “学风建设月”活动的开展,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共同为改善“教与学”出谋划策,12月11日,法学院在博文楼1301教室举办了一场师生交流会。
法学院副院长赵光全在会上指出,每一名师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的成效高低,关系到学校的良性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才这一重要性。他希望全体教师要及时了解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建议,在改进教学上下功夫;希望同学们要自觉遵守各项纪律,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学风。随后,与会人员就“如何加强学风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记者 张晓伟
工商学院
从11月24日起,工商学院正式启动了辅导员听课制度,各班辅导员纷纷走进课堂,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堂纪律,和同学们一道共建良好学风。
工商学院辅导员殷照明老师表示,施行辅导员听课制度后,他所负责的班级除个别学生请病假外,到课率基本上达到了100%;以往课堂上存在的诸如玩手机、看杂志、打瞌睡等不良现象减少了,课堂纪律明显改善。
施行辅导员听课制度,不仅改善了课堂纪律,也促使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辅导员在听课后,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07级经济学某班的学习委员告诉记者,自从辅导员进入课堂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所调整,同学们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了。
见习记者刘高雅
理工学院
以“深化学风建设,增强学习意识”为主题的理工学院第三届“学风建设论坛”于11月20日举行。
会上,师生们就学风的涵义和学风建设的作用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在谈到作为学生该如何搞好学风时,学生代表陈超提出了“三把尺子,两种观念”的观点,即:第一把尺子是横尺,丈量自己与周围同学之间的差距;第二把尺子是纵尺,用它来衡量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差别;第三把尺子为“灵魂尺”,用它来叩问自己的灵魂;两种观念则是责任观念和务实观念。
学院党工委副书记何凯出席了此次活动并作了讲话。他指出,学风建设既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又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学风严谨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人才,而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广大学子自身的需要,更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学风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
见习记者金伟巍
外国语学院
近日,外国语学院举行了多项活动,将学风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组织辅导员到各自班级听课、查课,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到课率和课堂纪律等情况;召开“重规范、强自律、树新风、塑形象”主题班会,加强同学们对校规校纪的学习,制定了班级行动计划;组织各班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带头在《学风建设承诺书》上签名。
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外国语学院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召开了学习经验宣讲会。所谓“一帮一”,即一名党员或一名学生干部联系一个后进学生,帮助他学习,共同进步,营造良好学风。
见习记者 林奉娇
上一篇:> > 校园简讯(七)
下一篇:> > 我院召开首次科研工作会议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1702500162 渝ICP备12004420号-2
校址: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电话:023-42461119 42463336 传真:023-42463505 42460166 邮编:4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