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两会”召开之际,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广大干部师生纷纷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密切关注“两会”盛况。在收听收看“两会”新闻报道后,大家备受鼓舞,决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以雷锋为榜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本职工作中,加强“五个校园”建设,把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民办大学。现将记者采访的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干部对“两会”的反响:
党政办主任何光勇深有感触地说,这次“两会”的召开,我感到国家的政策决策体系越来越趋向于民主与公开,比如,关于“两会”的报道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得到最直接最及时的情况。政府工作报告深度体现了本届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做的努力,人大与政协代表们围绕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稳定房价、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等议题畅所欲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政府透明、开放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通过代表们的提案,我也意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家不但对关乎己身的热点问题献计献策,也体现了对国家重大科技、环保问题的关切,对民族国家发展的关心。 “两会”之际,正值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学习”49个纪念日,我们要以雷锋为榜样,干好本职工作,加强“五个校园”建设,把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建设成高水平民大学。
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助理许冕说,教育问题,尤其是民办教育的问题在近两年的“两会”上都是备受瞩目的。作为一名民办高校教师,对于“两会”期间,关于教育问题的采访报道特别关注。真心希望在“两会”的桥梁作用下,整个社会加大对民办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民办大学也是社会主义大学,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应该与公办学校是平等的,在办学政策、办学经费和教师待遇上都应该享有和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
理工学院院长肖定寿动情地说:“民生,一抹温暖的责任。”他说,会场内外,“民生”总是最吸引眼球的焦点,也是最温暖人心的词汇。“两会”前夕的网络调查,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等民生热点位居前列;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多涉及改善民生,为百姓造福。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收入分配到居民消费,一项项民生措施,汇聚成闪光的民生新亮点,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心声,体现出亲民爱民为民谋福利的热切情怀。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维护公众基本生活权利的重要制度,近年来越来越为百姓所关注。评价一种制度是否具有先进性,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幸福不幸福、关键还是看是否享受到社会保障,是否真正实现了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生活得安心,是否感觉到社会的进步。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社会保障体系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完善社保乃民心所向。尽管国家连续多年提高企业退休养老金标准,但比起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来说,差距仍然巨大。民众关于提高企业养老金标准的呼声在今年地方“两会”上依然高涨。另外,在医疗保险转移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弹性退休制度等方面,老百姓也越来越关注。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两会”是民主殿堂,也是情系百姓、排忧解难的民生会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有着敏锐的民生触角,有着深刻的民生思考,更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民生责任。通过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认真履职,把改善民生的民意呼声、各界智慧,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行动、政府举措,民生追求将会更加铿锵有力,幸福图景也会更加温暖感人。
(方梦影 张俪莹 王琳璐)
老师对“两会”的反响:
文新院教师刘涛说,从代表们能说真话, 能提出较多能反映民意的提案中, 说明今年“两会”的代表中, 不少代表对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理解;也说明他们平时深入基层, 深入民众中去的调查研究多了, 对民众的感情和困难也更清楚了, 所以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民意来, 这是民之幸、国之幸。由于代表们的努力, 才使民生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主轴, 成为今年“两会”的亮点, 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也使各级官员代表感到了压力, 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该做的工作;这也使得今年中央“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关注民生, 温总理也一直表示, 一定要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心;这当然使广大弱势民众感到欣慰, 看到了希望;这也许就是今年“两会”中的最大收获和变化。
管理学院辅导员龙琳琅说,我始终认为党和国家管理教育、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制度设计和安排。整个制度设计和安排必先有正确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我们现在整个教育制度的设计必须要在现在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调整。就是必须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来引导他们去思考、去研究、去开阔视野,这样才是我们需要的价值。
文新院教师刘开寿说, 我觉得,影响中国执政党的地位、影响人民政权巩固的最根本因素,现在已经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卓有成效地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反对和查处党政官腐败。而如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认真履职甚至不履职,只当“菩萨”而享受“香火”,这其实也是一种不正之风或者腐败现象。希望“两会”代表认真履职,首先敢于在这个庄严平台上为反腐败问题大声疾呼、为老百姓仗义执言。
农民、农村、农业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所在。“小康”也好,“现代化”也好,在当代中国,其关键是农民的小康,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中国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发展很快,“小康”和“现代化”问题易于解决,可以说,要全面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目标,攻坚克难的“坚冰”、“难点”在“三农”。我想,这是不是可以看成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大局观呢?
工商学院辅导员袁静波说,今年的“两会”也受到了广大学生们的关注,他们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关心国家大事。今年的“两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也有增无减,高校学子对于如何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许多代表在“两会”中也纷纷献言献策。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两会”中关于教育和大学生就业问题。
(方梦影 高吕艳杏 范隆 霍晴 王丹)
学生对“两会”的反响:
文新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候志刚说,“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是举国关注,万众瞩目。2012年将成为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具有深远意义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将于今年召开。2012年的“两会”,其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两会”需要牢牢把握住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切实做好文化惠民工作,加强社情民意信息与信访,全面提升全国人大、人民政协的理论成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目前而言,我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两会”的代表和委员,需肩负起人民群众的重托,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的“两会”势必将取得优异成绩,协调利益关系,汇聚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0级新闻学4班学生陈小鹏说,通过对“两会”精神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我认为我们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掌握先进的生产力,对于我们来说也就以意味着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从“两会”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能更清楚地了解国情,更好地关注未来。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应该关注两会,更应时时关心时局,倾听民意,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0新闻学5班学生郜俐说,“两会”始终洋溢着民主、团结、和谐的气氛,体现出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是凝心聚力、继往开来的大会,是激发斗志、催人奋进的大会。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极大地鼓舞和带动全国人民,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向着新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关注"两会"的同时,我们要将其精神注入我们的思想,激励我们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而学习、工作、奋斗。
(向春艳 方梦影 高吕艳杏 霍晴)
另据学生工作与就业处提供的消息:我院积极做好学生学习“两会”精神的安排。要求各二级学院通过宣传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两会”;举办“大学生看‘两会’演讲比赛”;在全院学生范围内开展以“我所关注的‘两会’”、“大学生‘两会’观察”为主题的征文等活动。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关于“两会”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了解了“两会”精神和相关的政策。
对于两会的成功召开,我院师生普遍表示支持。总体而言,我院师生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对社会生活比较满意。
上一篇:> > 我院召开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
下一篇:> > 我院召开创先争优评议会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 50011702500162 渝ICP备12004420号-2
校址: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电话:023-42461119 42463336 传真:023-42463505 42460166 邮编:4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