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媒体关注
下一篇

重庆市民宗委报道我校做好高校民族工作

2013-09-23 字体:

原文:

重庆市合川区创新多元化服务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流动少数民族工作

    一是强化舆论引导。通过《合川日报》、合川电视台等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大力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民风民俗等内容,形成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与当地汉族群众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氛围。充分利用钓鱼城旅游文化节和高校民族文化艺术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等活动,借力“村(居)民开放日”,大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系列活动,以举办书画展、民族服装秀、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激发少数民族的爱国热情。
    二是加强教育疏导。定期排查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及时发现和掌握情况,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涉及少数民族的问题,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隔阂,促进民族团结。
    三是加强应急处理。制定处置民族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突发事件能快速反应,并按职能职责及时有效进行处理,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社会稳定。
    四是加大帮扶力度。争取民族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在该县盐井街道炮台村、钱塘镇平安村、肖家镇啸马村等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镇村修建了一批村级公路、便民公路桥、便民路等民桥民路,受益群众万余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发动民营企业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优先招聘少数民族员工,结对帮扶少数民族贫困户230户。在春节、国庆、端午等节日,开展慰问活动,为少数民族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送去了党委政府的温暖。
    五是做好高校民族工作。指导在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设立清真食堂3个,在少数民族学生较少的城区高校设立清真窗口,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俗需求。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行了爱心结对、资助帮扶等措施,促进高校内民族团结、和谐稳定。
    六是实行典型带动。在合阳街道营盘街社区、钓鱼城街道北门社区、草街街道草街社区、肖家镇啸马村和重庆友军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设立了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建立完善工作台帐,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了服务意识,达到示范带动的效果。
    七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完善清真寺功能,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拟改造清真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流动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规划建设城区基督教堂,目前已纳入南城滨江公园规划设计中,将在年内动工建设。由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牵头引进清真餐饮企业,政府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帮助,拟恢复合川“回民食店”,以满足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习俗需要。积极帮助友军食品有限公司、川洲桃片有限公司开发生产清真食品,目前已经通过有关部门鉴证,即将大批量生产上市。

链接:http://www.seac.gov.cn/art/2013/9/22/art_36_191335.html

上一篇:> > 中国网报道我校校长受邀参加“传...

下一篇:> > 各大媒体报道学院成功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