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媒体关注
下一篇

重庆法制网报道合川区平安校园建设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2015-11-17 字体:

原文:

“‘警地校’联动,校园平安的法宝”

——合川创新平安校园建设机制见实效
搜录:万先觉发布时间:2015-11-16 

    本报讯 “保卫处吗?我是护理学院楼管员,有两名陌生男子在3号实验室纵火后跑了!” 不一会儿,随着火势蔓延,熊熊烈火夹杂着浓烟向楼上涌去,学生们摇晃着衣服在窗前拼命呼救……伴着一阵阵警笛声,消防车呼啸而至……在老师的带领下,困在楼上的学生成功得到解救并疏散到安全地带,消防水枪猛烈地射向大火,迅速将火扑灭。11月13日下午,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召开的合川区平安校园建设现场会上,由学院与当地公安、消防队举行了一场消防实战演练。
  据悉,合川近年来积极推行“警地校”管理模式,推进了平安校园建设。上述演习仅仅是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一个普通画面。
  作为创新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合川区“警地校”管理模式最先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推行。该学院地处合川区草街街道,随着学院的发展,学院周边网吧、歌城、酒吧、商、旅馆众多,环境相对复杂,导致该地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易发多发,曾一度被列为市级社会治安A类重点整治地区。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合川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合川区草街街道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立起“警地校”联动机制。
  如何建立“警地校”联动机制?合川首先在联会、联调、联建上做文章。联会,合川区草街街道联合公安、学院每月召开一次平安稳定联席会,共享平安稳定信息、分析研判当前形势;联调,则由街道联合学院,通过专题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共同调处学院与周边群众、经营户之间的矛盾纠纷、学校内部的矛盾纠纷,确保学校正常的秩序和稳定;联建,则是由街道拿出补助资金与学院共建二级消防队,提高辖区应急处突能力。
  在“警地校”联动机制中,街道还与学校加强协作,在人财物保障上织密防范网络。例如在人防上,当地安排了2名民警、1名文员、2名协警专门负责学校及周边管理,学院也常年保持100名左右的保安力量,学院建有一支有着3400余名规模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参与治安巡逻。在物防上,新建大庙警务室,增加民警和巡逻力量。在技防上,街道与学校共安装摄像头352个,实现了主干道等重点场所的全覆盖。坚持重要时段巡视和日常巡逻相结合,确保安全。此外,当地还多部门联动,对学院周围开展交通整治,严格食品安全执法、对刑事案件进行严厉打击,强化违章行为整治,改善了学院周边环境。
  由于“警地校”管理模式,给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平安校园建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该管理模式已逐渐在合川区各校区推广。目前,合川区在405个校园点配备专职保安、专兼职校警、护校队员及平安校园志愿者。同时,合川区还在校区安装视频监控近3000个,报警装置422个,有条件的学校全部与公安部门联网。现在该管理模式效果已经初显, 有10所学校被评为区级“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其周边区域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刑事与治安案件发案率与去年相比大幅下降。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平安才能确保家庭平安和整个社会的稳定。‘警校地’联动机制经过实践,可以证明是维护校园平安稳定的一大法宝。”合川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亚荣表示,要把“警地校”机制建设得更好,未来必须在加强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学校务必落实主体责任,地方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党政主导责任、属地责任、牵头责任、协调处置责任。通过责任落实,实现校园管理更加有序、更加平安。


  重庆法制报 重庆长安网 记者 陈晓容


上一篇:> > 搜狐网报道我校政法学院举行司法...

下一篇:> > 重庆商报报道合川区平安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