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实践育人 培根铸魂——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践育人特色路径综述
  •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时间:2022-11-02
  • 点击:1843
  • 来源:新华网

    穿过笔直宽阔的行知大道,步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行知广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坐像矗立其间,“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之声由此传扬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翻阅历史的篇章,1939年,陶行知先生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火种播撒于此,创办了育才学校。时光流转,几经更迭,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这片“陶韵”盎然的土地上诞生,继续践行着“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真教育”,创设出“三实三练”的特色治学之道。

  以“三实三练”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如何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实践教学,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全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共同的教育难题。面对问题与挑战,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大胆破局,立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形成了“1248”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了“三实三练、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了“双轨四段式”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1248”人才培养思路,即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两个抓手,整合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四方资源,实现共同开设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实施过程培养、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八个“共同”;“三实三练、教学做合一”即面向实战——做的方法,讲求实用——做的内容,追求实效——做的效果,实现基础实践技能自学自练、专业实践技能模拟演练、综合实践技能现场训练”;“双轨四段式”即围绕能力培养核心,学校各专业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路径成功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难、学生就业质量低等问题。近三届,有5019名毕业生获职(执)业资格证书,其中师范生获教师资格证比例达84.36%;学生参加国家、市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500余项。学校对用人单位调查显示,对毕业生培养质量总体满意度为94.02%。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举行“行知杯”应急救护大赛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重庆喜来登酒店专业实习结业典礼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实三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西南大学教授周剑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必须紧跟社会需求,将学生培养为可以直接上岗的人才,方能凸现学校价值和使命。”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实三练”教学体系,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当下体现,也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合适答卷。

  以“产教融合”打造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践育人特色办学路径的逻辑主线,是培养应用技术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如何才能建立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仍是当今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的一大“痛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用“1248”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思路为应用技术型大学解答了以上难题。以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共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为例,2015年,学校在北京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建设教育部 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合约。学校与中兴公司共同建设符合应用技术型本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建设适应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共同建设满足应用技术本科实践的工程实验中心,共同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群,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推进专业的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科研体制改革,形成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在校内,学校与中兴公司共同建设满足专业实践的工程实验中心,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实习实训环境,通过到体验中心互动、学习,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和实战能力。共建产学研结合的重点实验室,包括云计算工程中心、云计算体验展示中心、4G 通信实训中心、光纤通信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室。通过共建实验中心,让学生受到企业项目流程的完整过程与技术训练,教师获取前沿技术,并将主流技术及时引入教学,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校企合作体系有效提升了校企耦合度。此外,学校还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了应用课程体系及教材,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教学,建立了“项目实践”100%覆盖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

  除计算机类专业外,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像这样贯彻“1248”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还有很多。据悉,学校目前已与重庆市合川区教委签订了师范生“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合作协议;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360数字安全科技集团、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重庆市江津区龙门初级中学、重庆市合川区新华幼儿园等单位合作建立了30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满足各类实习教学需要的同时,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举行模拟招聘大赛

  以“实践活动”构筑立德树人思想“新高地”

  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行后知,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学校把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基因和形成大学行知文化特色作为校园特色文化来发展和建设,将劳动教育纳入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2022年召开全校实践教学工作会议时,校长张跃光强调以“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抓好理论教学,打好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抓好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之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多年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不断提升实践活动培根铸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致力于打造“真教育”,培养有高尚人格、中国灵魂,参与世界竞争的“真人”。近三年,学校组织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扶贫济困等活动360余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1.8万余人次,共5150人参加义务献血。2400余名学生在山区助教、温情敬老、特殊儿童学校、环保回收、禁毒防艾等10余项专项活动中,服务达3万余小时。127名学生通过“西部计划志愿者”投身祖国西部基层建设。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学生为何如此热衷于参加社会实践?“大学四年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让我的理论素养、综合素养有了底气,但是要将所学和所用结合得更好,就需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将学校所学进行诠释和深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3级学生、现任四川省金川县嘎伍岭村第一书记、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候选人的徐俊表示,是社会实践让他逐渐坚定了去基层、去农村干事业的心。

  事实上,徐俊“反哺”社会的案例背后,是学校以“实践活动”构筑立德树人大育人格局的成功体现,像他这样服务基层,贡献地方,身体力行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学生不计其数:毕业生杨明扎根贵州边远山区支教10多年,先后被评为“杭州市道德模范”“贵州省道德模范”;大学生村官刘静荣获“2017-2018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感人事迹在中央电视CCTV-1《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毕业生代光坤荣获“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人物——基层就业优秀大学生”称号;毕业生谭祥宗被评为重庆市道德模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高举实践育人大旗,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可行之路,翻开了学校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cq.xinhuanet.com/2022/rwkj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