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时间:2023-03-20
  • 点击:1523
  • 来源:新华网

三尺讲台,万千桃李。讲台上下、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基于知识与思想互动,授业解惑、教学相长,是大学里最美的风景,也是大学育人为本的根本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阶段,如何实现教育质量高质量发展?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全面的改革,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落实OBE教学理念,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BOPPPS教学等应用型课堂教学新形式,建设一批课程教学改革示范课程,以点带面推进课堂教学创新。

经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综合评价为主转变、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向信息化教学改革转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优化教学内容 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教学改革的意义是必要且深远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副校长孙敏说。

教学改革首先在于优化教学内容,学校要求教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处理好与其它相关课程前后修读、内容承接等关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将新技术、新成果等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发展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研讨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围绕“教什么”学校老师纷纷进行实践探索。

铸魂育人,扣好人生关键“扣子”,上好思政课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学院因时而进,在摄影专业开展“最美瞬间”摄影评选活动, 将价值观引导融入学生专业特长中;在音乐专业开展“革命音乐史”专题教学实践, 将革命历史和音乐发展史结合;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开展“文学与哲学”专题教学讨论,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引入文学学习中。原来,从2018年9月起,学校思政课实行分期分批、分课程实施分类教学模式,把全校40多个专业分成文科、理工、艺体和专科四大类教学对象, 形成“基础”“原理”“纲要”“概论”四门课程,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适配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手段、合理的评价体系, 将实现课程目标、落实教材体系、提升教学效果和生成价值观统一起来, 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统一。

2022年11月5日,艺术学院启动教师教学创新比赛,19位教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赛,他们在课程内容中巧妙灵活地融入“课程思政”,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此外,学院蔡若愚老师的《中国音乐史》课程,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深度挖掘可视性、可感性、可悟性思政资源,塑造学生对于中国音乐的悠久文化、璀璨历史和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观,实现“三全育人”。


此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舒敏老师以小说《青春之歌》为例,深入挖掘红色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影视经典片段以及历史影视视频带入课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刘佩伟老师带领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以古代文学课程为基础,构建了古代文学课程群,其中,主修课程指向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辅修课程瞄准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拓展课程聚焦实践能力的训练。学生以小组式学习,创作了rapper作品《春江花月夜你听我给你讲》;微课视频《探究<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逻辑矛盾》《体会王维<使至塞上>的空间构景美》;创编了话剧剧本《“麦子”还是“玫瑰”》等。多个微课视频作品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二等奖,省赛二等奖、三等奖,多人入围第四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复赛。


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越来越多的老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挖掘普适性、区域性、校本性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不断优化内容供给,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

丰富教学形式 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变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自身能力、学校条件等因素,再决定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改革以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老师们根据所授课程特点和要求,积极寻找有效的、适用的教学方法。

建筑设计学院崔百会老师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课进行了多平台联合应用实验。首先,在慕课大学搜索该课程的课程资源作为学生预习用资源。上课前发布预习计划,课堂上利用提问、讨论等方式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与学生进行文字、语音等多形式互动,再利用超星学习通导入教学资源,课间设置多种签到打卡模式及课中问题抢答活动,课后结合三个平台的学习情况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崔百会老师表示,多平台联合应用到课堂的方式,令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明显增强,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效果较之前更理想。

英语是大学生专业基础类必修课,为了避免陷入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僵局,外国语学院刘吟雪老师在《综合英语III》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多种不同的自主学习任务,开展讨论、展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承上启下、翻译实践、语法讲解等实践,课后填写问卷反馈等方法,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知识。

教学方法变革无独有偶,工商学院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嵌入经济学虚拟仿真实训模块,一方面,让学生接触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流程、并能有意识地搜集和分析各项经济运行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经济模型和经济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实训模块集体验式、趣味性、实战性为一体,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与创业的适应能力。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罗双宝老师的《工程图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二维投影与三维辅助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融合,更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该课程将基础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除了融入创新元素和创新意识外,还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相结合,从学生中选拔参赛选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常规课堂教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老师们将课堂搬到了乡村院坝、红色景区。


农村生态园林规划课程组在重庆合川涞滩镇二佛村入口处民宿餐厅开展实践教学

2022年3月30日,建筑与设计学院邵龙教授、孙磊教授、院长助理黄微携智能人居环境科研平台学生组员赴合川区肖家镇啸马老街进行实地调研。在现场,孙磊教授介绍了肖家镇啸马老街整体现状,从环境景观设计的角度讲解了该景观风貌提升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邵龙教授从村落保护的方向,通过中外历史街区保护修复案例,讲述了村落规划设计的调研方法。跨学科的思维碰撞,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此外,学生在参与项目调研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学生勘测讨论

此外,管理学院宋垟竹老师的《导游业务与模拟导游》课程,综合运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兴趣、互动、体验和提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红岩连线景区,让学生深入到红色景区调研,在景区进行实地讲解,培养学生对红色景点的讲解能力,也为每年红色旅游线路策划大赛讲解比赛做好前期铺垫,更为了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如火如荼。老师们采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有效利用电子视听设备、多媒体网络技术途径和方法,灵活运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提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CBL)、基于问题的教学(PBL)、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通过改革课堂组织模式,增强教学互动、分组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真正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鼓励多元评价 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鼓励创新课程评价方式,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比重,平时成绩评定要做到依据充分、评价科学,根据不同课程性质探索差异化考核,如开展笔试、口试、平时测验、课堂表现、技能操作、项目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

2021年12月7日,学校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黄微、智能人居环境科研平台副负责人张鸿,以及BIM智慧科研实训室学生成员一行,对合川区茶园村展开调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BIM信息建模,提供给学院园林、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作为一手教学资料。此外,学院还与合川区官渡镇携手,就官渡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规划、校地合作内容和方式进行专题调研,通过深化项目和教学的校地合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校地合作内涵。


BIM智慧科研实训室包崇玲、吴铭进行无人机航拍准备

黄微表示,利用真实项目开展课堂教学是学院坚持的教学原则,学院遵循OBE教育理念,落实项目式教学,积极构建相关专业和课程教学特色,在多个环节设置评价考核,跟踪学生成长,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2022年10月19日,学校音乐系召开校内专题讨论会,修订完善毕业论文形式改革以及考核评分标准。按照音乐专业学科划分,分别从合唱、声乐、钢琴、流行演唱、器乐的毕业论文改革进行详细的说明,加强对毕业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

除此之外,体育学院通过“数字导炼”资源平台与电子学生成长档案的评价系统有机结合。跟踪记录学生锻炼情况,在每一个学习阶段,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生互评,在电子学生成长档案中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

学前教育学院的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实践探索中,搭建了由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一线专家点评,线下线上结合,基于理、实、虚一体化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同时,平台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对参加实验学生各方面的建议、评价与反馈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为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实验提供参考,提高教学效果。


活动区创设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对于《数学分析》课的笔试题构成进行重组,除基础知识的考核以外,适当增加创新型题目,让学生能够依照现有的知识构成自主完成解决,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解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让学生具备更高的数学应用能力。

2021年亚洲城市空间设计大赛中,建筑与设计学院学生团队作品《千年古商驿-因商而兴,因驿而起》荣获铜奖。此作品依据重庆市合川区肖家镇啸马老街“一街十一巷”街道布局,优化整体基础设施,深化局部景观构筑物,修复历史文化建筑,对人流集散的公共空间进行专项设计改造,依托当地特色的穿斗式建筑风貌,针对未规划及老化陈旧景观设施进行统一升级,达到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特色,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传承并激活村落商驿文化的目的。以赛促评,这也是学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培养的良好成果。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实行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非标准答案考试命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实行知识、能力、技能的综合考核,通过多元评价手段,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借力信息化手段 建设一批优质数字课程资源

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校教学科研的进步,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文科技学院副校长孙敏认为,加强课程建涉及到教材、教案、教师、教法等方方面面,建设一批优质的数字课程资源至关重要。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供给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空间从以课堂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学校引进和建设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支持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拓展资源,如案例库、素材库、试题库等,使学生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讨论、完成作业和测试,并能及时获得反馈。

计算机工程学院《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构建超星学习资源平台和程序设计在线评判平台,建立视频库、试题库、课后作业、随堂测试等,并设置任务点、主题讨论等,同时还借助平台程序设计题库和竞赛。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时间,另一方面有助于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实时跟踪,为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提供依据。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梁书瀚老师对所授的《实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两门课程开展“数字课堂”建设,以“微助教”平台为基础,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实训项目、数据集等资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学生不仅能看到常规的PPT、图片、文字和视频,还能看到动画、文本AI配音和“元宇宙”虚拟人等元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学院将“信息技术”与“健身技能”结合,结合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项目、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等,梳理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十大体育健身技能”,并制作成教学微视频资源,搭建“数字导炼”资源库,完整的学习资源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022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级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遴选中,100门课程被认定为 2022 年校级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程。涌现了《解析几何》《西方经济学》数字化教学探索之路——嵌入经济学模拟沙盘实验模块、《多种数字化平台联合应用,让课堂变革就此发生》《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案例》等一大批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建立了《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实用文写作》《语言学概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微观经济学》《Java 程序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交通建筑设计》《导游业务与模拟导游》等专业主干课程及古代文学课程群等一大批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充分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打造优质“金课”,推动形成“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变轨超车”。

原文链接:http://www.cq.xinhuanet.com/2023/rwkjf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