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重量级”嘉宾已就位!重庆诗人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共赴“生活的诗意”
  •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 时间:2023-09-11
  • 点击:955
  • 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讯(冯一鸣 实习生 王利平)9月6日下午,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重庆名家进课堂·重庆人文大讲堂”第三期《生活的诗意》活动中,重庆诗人金铃子和青年诗人侯乃琦应邀走进校园,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文学课”。

IMG_256

宣传海报

打破刻板印象!

诗是多样,也是“花样”

侯乃琦,90后代表诗人,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电影硕士。她成绩斐然,经历丰富,曾入选第十二届《星星》诗歌夏令营,并且主持国《散文诗》杂志艺术志电影专栏。至今已出版诗歌、散文多部,著有诗集《镜里水仙》《美学装置》,作品主要刊于《星星》《山花》《诗歌月刊》《环球人文地理》等。

202309071826372974

侯乃琦 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诗人是多样的,诗也是。”侯乃琦在《朝向语言风景的旅行》讲座开始时,用80年代“生活诗人”的形象照片,打破学生们心中对诗人“翩翩君子”的刻板印象,她表示,诗人的形象是多样的,诗歌的形式也是“花样”的。

讲座中,侯乃琦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以及一些经典的诗歌为案例,为学生们提供新的写诗思路。她表示,利用反差感来创作是写诗歌的“好手段”。“诗歌是创作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有些句子看似是病句,但当它放在特定的情境下,便会为诗歌增色。”侯乃琦用悠扬的声音,为学生们朗读了她喜欢的两句诗,“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引导学生们从反差感入手,从“病句”中打开思路。

怎样去寻找写作灵感?是学生们诗歌写作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侯乃琦表示,多参加活动,多倾听经历,多写作,会让自己灵感爆发,突破创作瓶颈。此外,多记录也是积累灵感的方式。“将生活中出现的琐事记录下来,说不定在某个转弯的时刻,就会发现那些碎片,早已拼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侯乃琦如是说道。

诗歌的力量是无穷的!

用诗歌传达生活,表达感情

活动下半场由金铃子为学生们带来经典诗歌作品鉴赏。

金铃子,中国作协会员,原名蒋信琳,曾用笔名信琳君。8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著有《奢华倾城》《曲有误》《越人歌》《金铃子诗书画集》,曾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七届台湾薛林青年诗歌奖、《诗选刊》2008·中国年度最佳、先锋诗歌奖、《诗刊》2012青年诗人奖等。

202309071827132812

讲座现场 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传递出丰富的情感,无论是喜悦、痛苦、爱恨情仇,都可以在诗中找到共鸣。”金铃子用饱满的情绪,在讲座中为学生朗诵诗人李元胜的《过甘南》。她表示,诗人在创作不同主题的诗歌时,往往会与自己亲身经历息息相关,这些都会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认知。

在金铃子的心中,诗歌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希望通过诗歌,能够触动更多人的心灵,让他们重新审视自我,寻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喜悦和满足。

随后,金铃子通过李海洲的《春风送出快递》,告诉学生诗歌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可以通过文字的艺术组织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得淋漓尽致。演讲最后,金铃子提到,“诗歌是一种思想的装载工具,通过诗歌表达的不仅是情感,还有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同时,在互动环节中,面对同学们的积极提问和激情“抢麦”,金铃子耐心回答。她告诉学生,阅读和学习是提升诗人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会使作品更加独特与鲜活。

202309071828578086

互动提问 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活动结束后,有不少学生表示,“听完这节课,感觉我也能写出好诗”。更有学生当场交上作业,引来两位诗人连连称赞。她们表示,学生们能有所获是这场“写作课”的价值所在。

据悉,“重庆名家进校园·重庆人文大讲堂”系列活动由重庆作协担任指导单位,重庆作协文学成果转化委员会、重庆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重庆散文创委会、重庆儿童文学创委会、重庆新诗学会、重庆新闻媒体作协担任支持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与环球人文地理刊系联合主办。

原文链接: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149707058170011648/web/content_1149707058170011648.html